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探寻毛泽东立言之“干”
作者:  来源:菠菜导航    日期:2023-11-23    浏览次数:

2023-11-10来源:菠菜导航《新湘评论》2023年第21期作者:曹应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光说不干,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光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毛泽东著作始终贯穿着一个“干”字。这个“干”字生动而深刻地体现在实践第一、不怕牺牲、只争朝夕上。

这个“干”字之意,在《毛泽东早期文稿》中已见端倪。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记载了他的老师杨昌济的观点:“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世所宜。”“导有大有为之识,而无大有为之才。安有大有为之量,而无大有为之干。”这个观点赞扬了大禹和文王勤勤恳恳的实干行为,批评了东晋时“虚谈”“浮文”妨碍实干的行为;借评论东晋王导、谢安,提出政治家的大有为必须是识、才、量、干的统一。这正是毛泽东注重“干”的中华文化根源。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强调“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正是毛泽东注重“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一定要把革命干成功,干到底”。毛泽东是一位注重“干”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位注重“干”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从“干”字上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第一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结合,毛泽东曾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过。第一个是从“实际”的角度。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一提法,后来毛泽东仍常提到。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提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唯物论;二者对立的统一,也就是辩证法”。第二个是从“特点”的角度。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此前,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强调,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要“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就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就不能引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上胜利的途径”。第三个是从“实践”的角度。《〈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提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果不结合,那就不行。”

“实际”的角度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来的,即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特点”的角度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提出来的,即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实践”的角度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来的,即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三者角度虽不同,但内容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讲把马克思主义和具体实践相统一时,又解释“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讲把马克思主义和实际运动相结合时,又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具体特点相结合,最终是要通过具体实践去解决问题,是要干起来、做起来、行动起来。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阐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强调“做”、强调“干”,强调在“干”中学习提高。他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他在《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中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从“干”字上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不怕牺牲

中国革命敌强我弱,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去反抗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飞机加大炮,必然会一次又一次地面临艰难困苦。在这种情况下,要把革命“干”成功,必须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正如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的诗所概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艰难的战斗岁月,毛泽东的许多战友在干革命中牺牲了。毛泽东写挽联悼念他们。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四军参谋长兼红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牺牲,毛泽东无比悲痛,写下一副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赣南闽西斗争时期,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一次指挥部队转移时遭敌机扫射中弹牺牲,毛泽东沉痛哀悼,写下一副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七大会议结束的第二天,七大代表和延安人民在延安举行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一副挽联:“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你们的事业永与人民同垂不朽;为胜利而来,为胜利而去,我们的任务是向胜利勇往直前。”毛泽东的这些挽联是对烈士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怀念,同时表达了将革命继续干下去、干到底的决心。正如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毛泽东所说:“大半边天都黑了,剩下共产党抗日,我们也要干下去,也能干下去的。这样干个三年五年,唤醒人民,吸引友军,又逐渐形成新而大的抗日阵线,那时,我们就成了抗日救国的核心与领导力量。”

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赞美中国共产党人是干大事不怕牺牲的人。他在七大预备会议上回忆党的二十四年历史时说:“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他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他为大会作结论设想十七条困难后,再次强调把中国革命这件大事干下去:“我们要准备一些人牺牲,但总有活着的人。”他在大会闭幕词中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同时还要带领全国人民挖掉压在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山,“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井冈山斗争时期,近五万名革命烈士献出宝贵生命。长征路上,仅红一方面军在二万五千里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有三百七十万。毛泽东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毛泽东自己也正像他《念奴娇·井冈山》诗词所写的那样:“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毛泽东曾对斯诺说:“多少次好像快死了,包括你说的战争中的危险,把我身边的卫士炸死,血溅到我身上”“在长征路上也有一次,过了大渡河,遇上飞机轰炸,把我的卫士长炸死,这次血倒没有溅到我身上”。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同毛泽东一样有着“九死一生”的经历,不少人身上还留下了弹片和伤痕。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先烈和前辈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干”出来的。

从“干”字上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只争朝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下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穷”就穷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是依靠手工搞饭吃,经济技术落后。“白”就白在文化教育落后。毛泽东在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就指出:“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在这样的国家里,革命成功后,建设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毛泽东在“进城”之前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建设开始后,毛泽东指出:“过去干的一件事叫革命,现在干的叫建设,是新事业,没有经验。”他非常清楚“干建设”与“干革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指出,“现在我们面临的是新问题: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新的国防、其他各方面的新的工作。适合这种新的情况钻进去,成为内行,这是我们的任务。”

怎样“干建设”?鉴于当时中国的“一穷二白”,毛泽东反对慢吞吞地干、主张“只争朝夕”地干。他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诗中写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此前,他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诗句表达过只争朝夕的要求。这两句诗出自《论语·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的这两句话表达了对时间与人的生命关系的认识,展现了孔子珍惜时间自强不息的追求。毛泽东把一个人说过的话用作他的两句诗,这是他的诗词创作中仅有的一次。这表明毛泽东对孔子言论的重视和注意,表明毛泽东的“只争朝夕”是受到孔子观念的影响的。据毛泽东的卫士沈同回忆,“毛主席曾经坚定地告诫我们说:‘我们必须要有时间观念,光阴一去不复返,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抢时间,挤时间,走到时间的前头,要能够掌握时间,决不能够作(做)时间的奴隶,人生的时间就只有这么多,我们要建设祖国,必须只争朝夕!’”这表明,毛泽东提出“只争朝夕”,就是为了加快国家建设,加快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只争朝夕”地干些什么呢?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就是要“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毛泽东对这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加写了一段话。其中,写道:“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这还是在强调“只争朝夕”鼓劲干。“只争朝夕”疾步前行,也发生过急躁冒进的错误。但总体来看,如果没有“只争朝夕”地干,怎么能搞出“两弹一星”呢?怎么能使多数文盲家庭走出中员工、老员工,甩掉文盲大国的帽子呢?怎么能将人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不足三十五岁提高到1975年的六十四岁,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呢?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撸起袖子加油干”。正是以这样的干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决了历史上几千年存在的绝对贫困的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今天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进!

版权所有 菠菜导航_十大菠菜导航网

公司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